~以下摘自路仁教授談教育http://blog.udn.com/mybook678~

(1) 十二年國教變質,誰要揹黑鍋?

「為了十二年國教,教育部明年起將推動評鑑,將高中職分五等級...」

坐車聽新聞時,總統府從窗外滑過,以磚瓦傾訴島嶼殖民史。為控制人民,日本人將初中分為一中、二中、三中,讓小學生競爭前段學校。九年國教為解放階級意識,甚至要學校改名、抹去數字,如今政府卻要將高中職分級,如何說是為十二年國教鋪路?

 「也許教育部想藉評鑑,讓後級學校向前級看齊,以校校優質,疏解升學壓力,」從事教改的小李說。「校校優質?」我想起高中優質化計畫,也喊過相似口號,燒了163億稅金後,明星高中更閃亮,升學壓力繼續惡化。

車子繞過某國中,呼喚青春期記憶,老師曾將同學按成績分排坐,要後段排看齊前段排;校長將同學分班,要後段班看齊前段班。「將人分階級以競爭,讓學生忘了為何求知,校長忘了為何辦學,台灣仍靠威權時的階級文化在辦教育,」我很感慨。

車子暫歇,我們享用美食。「台灣教育單元乏味到家長得送小孩去歐美念書,為何飲食卻豐富多元到吸引歐美饕客來?」我問。

「因為政府愛管教育、卻不愛管飲食,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小李看穿比喻。

看穿也好,但從殖民到戒嚴,當權者漠視飲食文化,從不將餐飲店評鑑分級、要後段店向前段看齊,也因階級大石未壓過,業者得以自由發展,因應食慾的多元需求,發展多元的飲食文化。

「所以要廢政府? 」小李不解。

不是要廢政府,但教改人士奮鬥十多年,每回推出政策,到教育部手中執行,常常變了樣十二年國教立意好,但免試入學卻採計在校成績,讓國中生日日比拼排名、更加痛苦,關鍵就在教育部仍靠階級意識在辦教育。

車子到了教育部紅樓,窗戶滲出的光訴說官員在奮戰。百年來教育部不斷評鑑,將學生與學校分級,從智育評比到品格競賽,教育卻更紛亂,如今不鬆綁教育,反要評鑑分級高中,教改如何不走歧途?

「持續推動十二年國教,人民最後會了解這是好政策...」小李高聲說。紅樓內一隻從殖民時便居住的階級怪獸被吵醒,伸了懶腰,將美麗政策吞進肚子,消化後,反吐出錯誤政策到鍋內,散發臭味,學生與家長掩鼻辱罵:「教改人士又在亂了。」

我彷彿看見教改人士,又要揹黑鍋逃離。

----

(2) 學習壓力不在基測,在畸形政策

「不考基測,孩子不讀書怎麼辦?」教育部長在會議發言。

從事教改的小李聽後義憤填膺,「廢聯考後竟長出基測雜草,」他斜望窗外野草發飆,「快廢基測,解除孩子的學習壓力。」

「小心開車,」車子驚險地與它路的車子,會入同條公路,喇巴齊鳴出對峙火氣。我想到基測,也將原在各縣市參加地區性聯考的小孩,會到同份考卷上比PR值,當然比出更大火氣。

不管是喜宴或同學會,家長常在談孩子。「你小孩PR值多少?」小李難以回答,競爭壓力從嘴角爬上眼角,也移轉到國中生的惺忪雙眼上,得熬夜苦讀與全國小孩比拼。

「廢基測,採在校成績好嗎?」我問,雜草從教育園地消失,毒草卻開始長,「國中生日日與同學比評,從學科比到術科,學習壓力更大,」我自答。

「基測造成補習班猖獗,」小李仍痛恨紙筆考試。

你考駕照怕筆試或路考?」我反問,「駕照筆試考得夠基本,所以無須補習,路考的S型太刁難,反要補習。」

許多教改人士走過考試陰影,也將廢紙筆考試當志業。但歐美教育不是沒紙筆考試的天堂,只是其考試是為找出學習落差,以補救教學,等在紙筆考試後的是關懷而非鞭子。

近年美國憂心學生程度而進行教改,要中小學生每年考聯合紙筆測驗,以檢驗程度。只是學生的學期或聯測成績,都不會被公開比較,讓小孩學習跟自己比,非與人競爭。

「你贊成基測?」小李眼中閃爍對考試的餘恨。

國中基測可保留,但題目變簡單、像考駕照那樣只有過與不過、一年可考多次,以鑑定程度。」我回答。

「如果很多人通過,卻想進同所高中,怎麼辦?」小李再問,車子終於到海邊。

「政府發那麼多駕照,如果大家想開同條路,怎麼辦?」我反問。

大家不會走同路,因為有人要去海邊、有人到山上、有人進市區。當初廣設大學,就是要讓高中生有人去海邊念中山、有人去山上念華梵、有人到市區念台大,可惜五年五百億這個畸形政策,卻創造頂尖大學標籤,讓高中生往少數大學擠,進而引導國中生往明星高中擠。

拯救國中生,不靠廢基測,得靠廢五年五百億。

(3)12年國教 不是住建中附近就進建中

12年國教,民國103年上路,不強迫國中畢業生都要升學,但想升學的學生都可免試進入高中職,只是進入的學校可能不如學生及家長預期,預估兩、三成學生仍會參加考試爭取更好學校。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學區規劃還未定案,但「不是住建中附近的人就可讀建中」。 

至於學區劃分,初步擬規劃大型、中型、基本學區三種,「但絕不是住建中附近,就一定可以讀建中」,家長把戶籍設到明星高中附近也不保證孩子能進明星高中。

學區劃分攸關學生升學權益,十二年國教學區劃分和九年國教有很大差異。教育部委託學者研究,大型學區以十五個分發區為主,適合私立學校、職業學校招生;中型學區以縣市為區域,適用明星高中招生;基本學區則供社區高中招生。

但這項學區規劃案僅供參考、無強制性,譬如,明星高中也可跨區招生,但招愈多跨區生,政府補助相對愈少。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學區規劃還未定案,但「不是住建中附近的人就可讀建中」。目前明星高中釋出至少五%名額供繁星免試入學,12年國教是維持或釋出給學區學生,尚未定案。

12年國教強調「就近入學」,中和地區國中畢業生可免試讀不錯的中和高中。相同程度學生就近入學讀社區高中,會比離鄉背井到都會讀明星高中的表現還好。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9年國教是義務教育,每個學齡學生都一定要就學,否則家長會被罰款。但12年國教是提供進入高中職的機會,是學生的權利、不是義務,未來國中畢業生仍可選擇不進入高中職就讀。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解釋,未來高中職五專會提供充分名額,讓國中畢業生百分百都可不考試就有學校讀。但預估有兩、三成學生不想免試入學,可能選擇拚基測擠進明星高中、也可能參加術科考試,爭取進入有特色學校(例如餐飲學校)。

前教育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說,目前國中主要是智育教育,教出來會考試的學生,但很多該學的都沒學到,生活教育、道德教育被忽略。12年國教上路後,升高中職壓力紓解,國中教學才可能正常化。

 ---

有關12年國教的政策,果真要實施了!

LV家的公主,正好是新政第一年的試驗品!

究竟,這個新政會讓國高中生們更幸福?還是更悲慘!?

上網查了一下,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http://140.111.34.179/

有關政府推動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政策目標 :
一、提升國民素質,增進國家競爭力。
二、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三、縮小教育落差,均衡城鄉發展。
四、紓緩升學壓力,引導學生適性發展。

其實,現在即使是讀高職,升學率也超高;

加上,在台灣讀大學已是必然的事了,

試問,國民素質如何?競爭力如何?

12年國教之後,素質會增加多少?競爭力增加多少?社會成本增加多少!?

李遠哲在日前表示「12年國教是好事」,但要怎麼做才是關鍵!

 

的確。

宣布新政之後,所有家長關心的是How to do?

為什麼-相關的配套都沒看到?

除了免學費之外,

大家關心的是-遊戲規則。

按學區分發嗎?還是按在校成績?

這個,是興利?或是擾民?

廢除聯考之後,還是要考基測吧!?

免試之後,學生的基本能力誰來把關?

國中升高中,不用考試的話,如何決定誰上一中?二中?或三中?

又如何決定要讀高中?或是高職?

話說回來,不就是採計國中前5個學期的在校成績?

然後,加上證照和獎狀的加分…

所以,這樣的新政推出之後,國中生的壓力就會解除嗎?

再者,鄉下地區的孩子,真的能和城市孩子『公平』競爭嗎?

以往,擺脫貧困的最好方式是讀書;

現在,人人都可以讀書了,窮人應該永遠窮下去吧…

我們,現在就該把孩子的戶籍遷往五都去嗎?

………

好多的問號,該去問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lavi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