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爸媽太超過!

本書作者以日記體裁,描述一個既輕鬆又爆笑的生活故事,活靈活現的帶出一個立志想當搞笑藝人的青春期男孩對學校及家庭教育的看法。每科成績拿C是家常便飯,跟電視難分難捨、最大夢想是成為搞笑藝人的路易斯,自從搬到「苦讀鎮」後,陷入生命中空前絕後的超大危機,因為,他的老爸老媽被一群人給洗腦啦!

證據1:老媽居然開始偷翻他的書包!
證據2:老爸居然坐在他的床上陪他做功課!
證據3:他心愛的電視被搬進閣樓,還被逼著去上才藝班!
證據4:老爸老媽居然使出利誘手段,他考到B就給1000塊!

「孩子跟爸媽的思考也差太多了吧!」沒錯,父母的很多行為,都讓孩子想大喊:「真的是太超過啦!」,但其實也能體會到這些「爸媽太超過」的行為背後,那深深濃濃的關愛與祝福喔!

~摘自新苗書局簡介~

後記:

Villa上網查詢之後發現,尚無人討論過這本新書。基本上,國情不同,對於教育的理念亦不相同。本書是以英國小孩的角度來看教育和家庭生活,適不適合套用在東方社會?值得懷疑!該書以孩子角度出發的用意,應可作為父母別管太多,也別當直昇機父母的忠告!

在東方,士農工商的價值觀根深柢固;讀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不管你同不同意…即使家長不care,學校老師也會care!當然,森林小學即是想跳出框架的一種學制,但國高中之後如何銜接?孩子是否更痛苦?只能送出國去嚕~

書中男主角路易斯的父母,根本不懂教育也非適任的父母;這和許多人只會生小孩卻不懂得教養小孩的情形十分類似。孩子的所有習慣和行為,家庭難責其究!尤其是孩子的第一對老師-父母。中國人一直有『養不教父之過』的觀念…

書中列舉4大證據,控訴父母太超過。西方國家重視個人(包括孩子)的隱私權,但前提應該是對方為成熟個體,否則,身為監護人的家長,怎可能放任孩子不管?只要從小和孩子的互動良好,且用心觀察,根本毋需偷翻書包,即可了解他 的學校生活!況且,沒有委外給安親班的父母,如果不翻書包,拿作業出來檢查,如何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是否要等到功課一落千丈才來亡羊補牢嗎?『陪』孩子做功課,不是父母的義務之一嗎?如果從小一即先予以陪伴,告知並養成孩子放學後即把學校功課做完的好習慣,日後會輕鬆許多呀!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然後等上軌道後即可逐步放手…這和孩子學站立到走路的過程類似。

書中的父母,是等到發現孩子落後了才有危機意識,是否太後知後覺了?孩子從小沒有養成正確的讀書態度和習慣,就會造成和書中一樣討厭讀書的困境!親子關係一直處在拔河狀態…為了維持所謂的表面良好親子關係,有些父母就會就此鬆手或放手了!殊不知這是他們從小放任孩子,最後嚐到自己種的惡果!基本上,小學生的作業或考試會得到c,算是蠻差的了!這表示一直以來的讀書或理解方式有問題?父親陪孩子做功課,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難道,孩子對於學校功課有問題,做父母的只要回答:『明天去問老師,別來煩我』嗎?事實上,身教重於言教。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家庭,他看到父母不讀書,就會反問,那自己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是辛苦的,是一種處罰…即使日後想走演藝路線,父母仍可以和孩子談談,讀書的真正目的是從閱讀→閱讀→…→樂讀。瀇藝人員需要的知識是應該哪些?該如何從學校或自學中獲得…等等。沒有哪一行業是不用持續學習的吧!

再來,路易斯有自己的房間,並且有TV。本人認為這樣的安排並不妥當,因為孩子未成年,當然會喜歡看TV而不喜歡單調乏味的功課和作業!這樣放任孩子關在房間與TV為伍的父母,孩子當然視TV為媬姆;中國的『孟母三遷』,不就是告訴父母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嗎?!LV家沒有電視台,只看Movie,也不會變成鄉巴佬呀!再次說明,身教很重要;父母自己做不到的,要如何要求孩子?有一句話說,由奢返儉難。當孩子習慣了天天開心的環境,當然不會接受沒有TV的日子…不是又得花加倍的力氣去拉扯?這不是父母自作自受嗎?

至於上才藝課,這又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如果學校的課業已經應付不來的話,當然許多人選擇專心課業。但換個角度想,也許正因為不是讀書的料,才要再去挖掘孩子身上的亮點,找出他的興趣並培養之,他才能有自信嘛…話又說回來,學校功課能輕鬆面對的孩子,如果行有餘力,學習一兩種才藝又何妨?他可以複製成功到其他領域,舉一反三。學一點才藝是如虎添翼,至少,多些興趣就等於是多交些朋友嘛!書中的父母只會東施效顰,看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這的確也是時下不少父母的寫照!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別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再者,學習任何才藝之前,親子溝通十分重要…

最後,考到B給1000元。這點見人見智,也看你如何解讀…這其實是不良示範!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提倡不要以金錢獎勵孩子;不要把錢和分數或功課混為一談!把功課做好及考試表現優良,這都是一個自律和負責的人該做的事,毋需額外獎賞。除非是重大表現…(至於處罰呢?他日後就會知道-自作自受-了…)否則,哪一天沒有胡蘿蔔之後,孩子是否也失去了鬥志?正如『第56號教室的奇蹟』所提到的觀念,讀書的收穫是來自於書中的知識,這即是精神食糧和無形回饋啊。

書中提到的幾個訓練父母的小撇步,恕本人難以認同,不予提及。因為,這樣會教壞小孩…本人認為,如果親子之間存在價值觀方面的問題,應該是積極面對及溝通 而非消極逃避,甚至來個相應不理,像個活死人讓父母更加擔心!!

最最後,本人認為,本書的原名是:『如何訓練父母』。但翻譯成『父母太超過』似乎有點太過火?!挑釁的意味濃厚…別忘了,這本書,是想賣給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lavi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