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聯考,大家都同意。
那高中該怎麼入學?
抽籤決定?這就是公平嗎?
採計國中成績,的確把一次大考切割成多次考試的累積。
此法可能加重課業壓力,但也正可以鑑別出穩紮穩打的學生。
畢竟,國中的每個科目都是基礎。
可以讀的,讀高中;不能讀的,讀高職。
行行出狀元。
擔心補習教育昌狂?
這不代表~家長對學校老師沒信心?才要再花錢去加強…
這個,也許和聯考或是採計國中成績,無關。
一路教改下來,補習班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究竟,改到了什麼?
大家,有變得更幸福嗎?
政策,經常都是有得有失。
問題,仍得回歸到~
究竟,我們的教育目標是什麼?
一群通才?
所有的人都學一樣?
所有的人都要學12年?
這個,其實才是假公平吧?
再者,要辦12年國民教育之前,
是否,所有的高中職都達到均質?或均優?
這個,才是家長關心的重點吧!
如果教育市場上提供的是相同的產品,
消費者當然不需辛苦地去貨比三家。
也不需要舟車勞頓地去增加皮鞋成本…。
在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之下,
即宣布12年國教勢在必行,
家長團體和學校團體各自表述,
最後的政策,
會不會是以父子騎驢為收場?
進行教改之前,
期盼大人們先改一改自己的腦子為先吧!?
哈~
~以下摘自100年4月20日~
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家長們對採計在校成績的公平性一直持懷疑態度,將要求教育部在103年正式實施12年國教時,取消採計在校成績;讓多數學生採登記抽籤,明星高中職則依基測成績入學。
教育部人事處指出,據高中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在外補習、違法兼職,或藉職務之便從事私人商業行為」,都要記過處分。
人事處表示,針對教師校外補習一事,曾在91年發函解釋,只有高中以上的專任教師可在課餘時,在家實施3人以下的學生課業輔導,但應與受教學生在校成績無利害相關;至於國小、國中則連3人以下家教都不可以,除非地方政府另有規定,且「受教學生應為非本校學生」。
人事處長陳國輝表示,如果以桃園的案例來看,老師教的是本校學生,且還涉洩露段考題,絕對不可以。
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表示,據他了解,有些縣市自訂規定,同意老師可教3人以下的家教,或一對一的藝能補習,但這些規定應不得牴觸中央法規。
桃園縣教育處表示,過去雖也接過家長檢舉老師校外補習,但都查無實證。但據家長表示,許多補習班都會在稽查前得到消息,換別的老師代打,才會發生全校都知道某老師在校外補習,但教育處就是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