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肯花錢投資孩子,從小學習英語的家庭,他們的孩子英檢成績應該會不錯。
因為,只要其他條件不變之下,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孩子的績效和父母的期待亦成正比。
聽說,大都市或連鎖型的美語班,一方面積極地鼓勵學生報考,另方面也會要求學生背單字和反覆練習考古題,
應考同學的成績斐然也不意外吧?因為,這可是業者的生存之道呵!
villa 對於檢定考一向報持正面的看法,因為這可以檢視當事人在聽說讀寫四個面向的能力,並進而了解改善的方向。
不過,7-12歲的孩子即便通過YLE,或是拿到高分,其實也不一定代表日後的能力會呈正比;
畢竟,這個等級的英文能力尚淺…
反而是,如果在準備檢定的過程中,孩子並非心甘情願地去準備或應考,造成了反效果,才是家長需要觀察的!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時常耳聞…
正如,珠心算檢定,2或3級以下的,其實都是nothing;鋼琴檢定6、7級以下,亦然。
請小心,別被業者牽著鼻子走呵…
~以下摘自中央社-孩子幾歲學英語 最早小三,Dec.17,2009~
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認為,台灣7 至12歲學生英語並不菜,在非英語為官方語言國家亞洲排名第2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今天說,排名意義不大;幼兒學英語,最早小三最理想。
英國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表示,根據2009年YLE 劍橋兒童英語認證的成績分析,台灣7 至12歲學童英語表現與英語非官方語國家比較,名列亞洲第2 ,遠遠超越大陸及南韓。
廖咸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此項考試成績是學生主動報名考試,僅能說報考學生的英語程度,難以進一步擴大解釋。
廖咸浩表示,國際語言是以英語為主,應該要花時間學。至於小朋友何時開始學英語最好?廖咸浩認為,最早國小三年級最理想,不過,不能太嚴肅學習,以免扼殺小朋友學習興趣。小朋友學英語時間,要過了玩的階段,並且在學國語之後。他舉例,小朋友玩沙非常重要,手接觸粗糙東西有助於智力發展,如果小朋友提早學英語,會影響到學生玩的時間,也就影響小朋友智力發展。
不少人認為台灣學英語缺乏訓練說的能力。廖咸浩說,說話固然重要,但是與人談事情比問車站在哪裡還重要,要能夠談事情,一定要有大量閱讀的基礎。
這樣的成績,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說,「很正常」,小朋友學習內容著重實用,與考試內容一致,且會去考的都是菁英家庭,這些家庭小朋友英語當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