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歲以前,是自己的;12歲以後,是朋友的;成家後,是別人的 …
§ 教育裡缺乏三種東西:愛、心、情
★ 當愛不見時,親子關係→小孩只是『產品』;
★ 愛放在職業裡,叫『關懷』(科學家與恐怖份子乃一線之隔)
Q:文明好不好?
★好到一定程度後就不見得是好…
§『孩子的第一雙鞋』的啟示;珍藏簿裡貼的是孩子的留言…用心
Q:為什麼不敢回想童年?為什麼沒有童年?
★父親節的禮物:8月8日8點8分,信封袋裡的『搥背卷』『掃地卷』…
★人生的二件事:『等待』與『後悔』:二者加起來等於『來不及』
§ 你的夫妻關係如何?
★是『和室友住在一起』的感覺嗎…
Q:為什麼會不想回家?有家歸不得?『我在家「想家」』
§ 家的力量:推力和吸力
★如果你的家是港灣,你,就要是心理醫生。
☆教育的本質:擴大優點;人的缺點被放大時即產生自卑…
☆法國父母:『考70分,代表你已經會了七成,剩下的三成就簡單了…』
§ 教育一定要與生活接軌 (身教的重要)
★ 有運動不一定健康,不運動一定不健康 (人生歸零!)
Q:你想賺財產或是賺遺產?
★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出去買藥,回來丢掉。
Q:為什麼想退休?累了?倦了…
★ 因為痛苦大於快樂,已成為工作的機器。
Q:『紐約沒人』?
★ 所有的人都形屍走肉…
Q:主人和僕人,倒底誰聰明?
★ 錢真正的意義,在於『使用』而非『擁有』。
§ 教育應有兩個金字塔
☆ 一個大金字塔是職業的分類,一個小金字塔是真正評斷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金字塔。
☆ 在德國:每一個都是人才
天才:喜歡做他想做的事 (空思;幻想→妄想)
人才:只會做自己會做的事 (理想;興趣)
§ 成功不是一種管制;
朱銘、蔣勳、李安、王建民、李遠哲等…背後都有共同元素 (成功是有條件的!)
★ 興趣即是魔法和捷徑;每個人都有魔法 (羅馬大道) 且不只一條!
★ 教育孩子演活人生,做好自己:教育需要等待 (每人天份不同)!
§ 人格特質:明辨 (多疑,質疑)
★ 在每個行業要拔尖很難 (興趣、下功夫、專業、慈悲 (善念;同理心))
★ 創意、視野 (遠見) 是致勝關鍵!
§ 常識、知識、智慧的差別
§ 游氏名言:考前努力,考後別在意;跌倒不可怕,可以再爬起來就好!
§ 三流:會讀書;二流:會讀書、喜歡讀書;一流:會讀書、喜歡讀書、快樂讀書!
☆ 生活是一種高度
★ 老師是植夢的人
後記:摘自游乾桂演講,Villa 于Apr .11, 2008